今年以来,年初随着港股创新药的涨幅至和牛市,恒生医疗保健指数年初至今最高涨幅已达102.6%,收窄即使经过10月份的黄医显著回调,仍保持在70.57%的药何涨幅。而相比之下,反弹持有多款商业化创新药的年初和黄医药(00013)却显得“被市场遗忘”,其年内最高涨幅仅为36.36%,涨幅至和在近期港股创新药整体回调期间,收窄涨幅收窄至仅5.19%。黄医
场内投资者心态的药何变化
和黄医药的二级市场表现显示出投资者心态的变化。根据官网APP的反弹观察,自4月初因外部环境震荡跌破BOLL线下轨后,年初其股价大部分时间在BOLL线的涨幅至和中轨到上轨之间波动,这与港股创新药的收窄整体拉升行情相符。然而,中报的披露成为市场转折的关键。
8月7日美股盘前,和黄医药公布2025年中报,显示收入为2.78亿美元,同比下降9.2%;但出售非核心合资股权带来的收益,使纯利达到4.55亿美元,增长16.6倍。然而,其三款创新药的国内销售额终究大幅下滑30-50%,导致自有产品销售额同比下降22%。
中报数据的负面表现影响了市场对其长期价值的看法,股价在8月8日中报后一天出现断崖下跌,最终收跌15.99%,成交量达到7028.70万股创下上市以来最高,换手率从前日的0.69%上升至8.06%。这表明市场恐慌情绪明显,投资者之间的分歧加剧。
在接下来的一个月中,和黄医药的市场炒作显著。8月27日、9月5日和9月15日,股价收盘涨跌幅均超过4%,且日成交量超过1500万股,显示出持筹者换筹意愿积极。
股价评估与投资者态度变化
经过一个月的调整后,和黄医药的股价在9月中旬有回暖迹象,但由于恒生医疗保健指数的转跌,股价回暖趋势被打断,开始跟随整体板块下滑。此种“跟跌不跟涨”的情况,让资本市场的态度开始转变。数据显示,过去20日中国银行及港股通渠道为其主要买方,而汇丰银行、花旗银行和摩根士丹利则为主要卖方。
值得注意的是,港股通资金已成为和黄医药的最大股东,持股比例高达28.51%,远超其他持股方。持续下挫的股价促使港股通投资者采取“越跌越买”的策略。当前和黄医药PE(TTM)为5.64倍,远低于行业平均28.32倍,这或意味着投资者在博弈其后续短期股价反弹。
未来前景:风险与机遇并存
出售中药业务后,和黄医药必须依靠创新药支撑业绩增长,但上半年三款主力产品的销售额全线下滑。其中,呋喹替尼收入降至4300万美元,同比下降29%;索凡替尼收入降至1270万美元,同比下降50%;赛沃替尼收入降至1520万美元,同比下降41%。这些变化使得市场对其后续表现产生担忧。
然而,其核心产品在海外市场仍有亮眼表现。今年上半年,呋喹替尼海外销售额已达1.63亿美元,同比增长25%。公司肿瘤产品收入由于海外收入的提升,同比仅减少4%。与此相比,市场更担心呋喹替尼的出海表现未能达到预期,尽管在日本和欧洲已开始商业化放量。
新兴管线方面,和黄医药的HMPL-A251近期获得临床试验申请受理,并将在研发日活动上进行重点介绍。HMPL-A251结合PI3K/PIKK抑制与HER2靶向治疗,展现出强效的抗肿瘤活性。
总体而言,虽然市场对和黄医药的关注度因短期数据波动而有所下降,但其核心药物的海外表现和新药研发的进展仍然给市场带来了希望,或将在未来推动股价反转。